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坏死作为一种髋关节常见病,因其起病隐匿,进展迅速,股骨头多在几年内就会发展到塌陷变形,关节面出现严重磨损,严重影响病人的活动能力,致残率很高。其实,对于任何疾病而言,都讲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罹患股骨头坏死的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多已经到中晚期,错过了最佳保股骨头的治疗时期,而不得不接受人工关节置换,不但花费巨大,且人工材料磨损失效后,还有再次手术的可能,带来较大的身心痛苦。
很多患者在发现自己患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时,已经到了中晚期,甚至有的更严重的瘫痪在床,不妨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两大明显症状入手了解,避免自己患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也毫无察觉的情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明显的两大症状:
1、有疼痛症状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症状中,疼痛,是非常常见也非常明显的疾病症状。该疾病发现的疼痛,一般是间歇性或者是一直性的。患病者在行走或者劳动之后,疼痛感会更加严重,有的时候休息之后,症状会减轻或者是消失,但是等到再运动之后,症状又会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病者的疼痛形式不一样的,有的是针刺样、隐痛、钝痛或者是酸痛。疼痛常会延伸至患病者的腹股沟,大腿内侧,膝盖内侧或者是臀部后侧,并且在这些区域内,还会有麻木的感觉。
2、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得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人,其关节是非常僵硬的,而且髋关节的屈伸也受到限制,不能够自由伸缩。患病者的下蹲也会非常困难,并不能够长时间的站立,走路的时候步态非常像鸭子。医生了解说,在疾病早期的时候,骨坏死患病者外展和内旋,都会受到非常明显的限制,这样的情况给患病者的生活、工作造成非常大的疾病干扰,也让患病者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如何避免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加重?
a、避免摔倒:患者日常走路要格外小心,避免因摔倒儿造成髋部损伤,从而加重股骨头坏死病情。
b、负重时避免髋部扭伤:患者要减少背、扛重物等体力活,避免髋部扭伤。
c、髋部受伤避免过早行走:如果髋部受伤,病情尚未痊愈的情况下不宜过早过多行走,避免髋部再次受伤,尤其是髋部骨折的患者,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d、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天气比较暖和的时候,要多到户外锻炼,既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增加股骨的强度,减少骨折或是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但运动时要注意提前做好充分的髋部的准备活动,感觉身体发热,四肢灵活后再进行体育锻炼。
【视频讲堂】这是一份康复锻炼指南
视频时长大概11分钟,建议在WiFi下观看
更好的预防是阻断病情发展机制
真的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一定要及时就诊,阻断病情发展才是最好的预防。目前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疗康复情况较为理想。目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方法主要有:
保髋诊疗体系是多元化系统性的专业治疗方案,从科学的病理病因出发,先通过高、精、尖的专业设备及仪器查炎祛炎,疏通血脉,重建药物、营养通路,并采用多种微创技术(关节腔清理、髓芯微减压术、骨细胞移植、植入多孔金属钽棒)有的放矢的排出清理股骨头骨内高压、积液、炎性物质,建立安全的股骨头力学结构,从而达到治痛保髋的临床治疗目的。
限制负重:限制负重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借助拐杖或其他工具负重行走和其他措施,通过限制负重髋关节可以保护以免受到各种压力,直至股骨头血管再生和修复,恢复其强度。
药物治疗:起到一定缓解症状的作用,但不能康复,复发率高,因其无创性,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植骨术:植骨术包括自体松质骨移植、自体皮质骨移植、异体骨移植、软骨移植。其中自体松质骨及皮质骨移植,自体松质骨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作用,可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皮质骨在股骨头修复过程中对坏死区域的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起支撑作用,但是自体骨取骨本身就有是一次创伤,而且有些患者术后残留疼痛好久难以愈合。植骨术可用于FicatⅡ期、早期的Ⅲ期病人及中心减压失败的病人。因为并未对骨坏死的病因血运不通治疗,远期疗效尚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