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心减压:中心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论依据是骨坏死骨内压增高理论,通过中心减压可降低骨内压,增加股骨头内血流,而且中心减压可刺激减压隧道内的血管生长,促进坏死骨的爬行替代。有关中心减压的文章较多,对其疗效争议较大,其疗效与股骨头坏死分期有很大的关系,而与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关系不大。
(2)截骨术:截骨术的目的是改变股骨头主要负重区,以正常骨代替坏死骨成为主要负重区。这一方法包括经转子旋转截骨、转子间内翻截骨及转子间外翻截骨等,也可结合植骨术治疗,主要适用于FicatⅡ期及Ⅲ期且病变范围较小的病人,截骨术大的缺点是病人若需再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时,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3)植骨术:植骨术包括自体松质骨移植、自体皮质骨移植、异体骨移植、软骨移植。其中自体松质骨及皮质骨移植,自体松质骨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作用,可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皮质骨在股骨头修复过程中对坏死区域的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起支撑作用,但是自体骨取骨本身就有是一次创伤,而且有些患者术后残留疼痛好久难以愈合。植骨术可用于FicatⅡ期、早期的Ⅲ期病人及中心减压失败的病人。因为并未对骨坏死的病因血运不通治疗,远期疗效尚有争议。
(4)带血供的骨移植:带血供的骨移植方法较多,移植骨可来自髂骨、大转子或腓骨,可带肌蒂或带血管蒂,带血供的骨移植与普通的骨移植比较可增加股骨头血供,加速骨愈合。文献报道其临床效果较理想,但X线改善情况并不理想,远期随访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需行关节置换术。
(5)人工髋关节置换:能够恢复行走,但假体易磨损,有可能多次置换,存在年龄界限、后遗症,适合老年人。